PCB電路板設計要掌握哪些方法?
PCB是所有電子電路板設計的基礎電子部件,PCB電路板設計也是工程師必須要懂的。那么,PCB電路板設計要掌握哪些方法呢?
1.要有合理的走向
最好的走向是按直線,但一般不易實現(xiàn),最不利的走向是環(huán)形。對于輸入/輸出、交流/直流、強/弱信號、高頻/低頻、高壓/低壓等,它們的走向應該是呈線形的(或分離),不得相互交融,其目的是防止相互干擾。
2.選擇好接地點
一般情況下要求共點地,如:前向放大器的多條地線應匯合后再與干線地相連等等。現(xiàn)實中,因受各種限制很難完全辦到,但應盡力遵循。
3.合理布置電源濾波/退耦電容
一般在原理圖中僅畫出若干電源濾波/退耦電容,但未指出它們各自應接于何處。其實這些電容是為開關器件(門電路)或其它需要濾波/退耦的部件而設置的,布置這些電容就應盡量靠近這些元部件,離得太遠就沒有作用了。
4.線條線徑有要求,埋孔通孔大小適當
有條件做寬的線決不做細;高壓及高頻線應圓滑,拐彎也不得采用直角。地線應盡量寬,最好使用大面積敷銅,這對接地點問題有相當大的改善。焊盤或過線孔尺寸太小,或焊盤尺寸與鉆孔尺寸配合不當,前者對人工鉆孔不利,后者對數(shù)控鉆孔不利。導線太細,而大面積的未布線區(qū)又沒有設置敷銅,容易造成腐蝕不均勻。
5.過孔數(shù)目焊點及線密度
設計中應盡量減少過線孔。同向并行的線條密度太大,焊接時很容易連成一片。線密度應視焊接工藝的水平來確定。焊點的距離太小,不利于人工焊接,只能以降低工效來解決焊接質(zhì)量。焊點的最小距離的確定應綜合考慮焊接人員的素質(zhì)和工效。
以上便是PCB電路板設計要掌握的一些方法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